
電視技術概念--圖像像素、亮度與對比度
發布日期:2018-10-30 瀏覽量:1816次
隨著視聽技術的發展,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專業視聽系統中,投影電視機機用來觀賞電影,也作為電腦的大屏幕顯示器,因而近年生產的中檔以上的數據級和圖形級投影電視機普遍采用全屏圖像的總像素數(列x行)來表示投影電視機的解像度。
像素的英文名字是pixel,它是組成一幅視頻圖像的最基本單元,在黑白電視中像素是一個黑點,在彩色電視中像素則由紅綠藍三原色組成,構成一幅圖像的像素數目越多,說明顯示器或投影電視機的解像度越高,一部投影電視機所投,圖像的像素數多少與投影電視機的結構,行場頻率和帶寬等許多因素有關。
以最簡單的黑白電視為例,圖像高度為h,寬度為b,該圖像分成許多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圖像,圖像的傳送是按時間順序逐行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連續掃描每一個像素,PAL制式規定,每幅圖像是由625條行掃描線組成的,也就是說每副圖像在垂直方向的像素數就有625個,由于人眼錐體細胞是接近圓形的,其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相近,因而對電視圖像的水平分辨率的要求應等于垂直分辨率,每個像素應當是長寬相等,呈正方形,對于標準寬高比為4:3的畫面來說,PAL制按理論計算得出的像素總數約為52萬個,實際上由于消隱時間的影響和掃描誤差的影響等多多種因素,52萬這個數值要大打折扣,彩色電視由于電路和光學系統等原因,數值還要降低,一般情況下,隔行掃描的PAL制彩色電視畫面的像素約為16萬個,NTSC制約為10萬個。
由于電視機的垂直解像度與電視制式有關,因此其數值變化不會很大,但水平解像度則取決于視頻電路的帶寬等多種因素,隨著電視技術的進步,新型電視機的水平解像度和與此有關的像素總數都在迅速提高。
亮度與對比度
亮度是人眼對光(光源或反射光)的明亮程度的感覺,是光作用于人眼時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覺,亮度與符號B表示,單位為cd/cm2,光照射的功率越大則感覺越亮,反之則越暗,客觀事物的最大亮度與最小量度之比稱為對比度,以K表示,即
景物或重現圖像的平均亮度成為背景亮度,由于人眼的亮度感覺有很強的適應性,在不同背景亮度下,人眼對亮度的主觀感覺和視覺范圍并不相同,在適應了一定的環境亮度之后,人對明暗有一定的視覺范圍,環境亮度不同,視覺范圍也不同,根據人眼的特性,只要保持重現圖像的對比度與客觀景物的相等,就能獲得與客觀景物一樣的明暗感覺,也就是說,在專業視聽系統中呈現的電視圖像,沒有必要達到客觀景物的實際亮度,只要反映它的對比度就可以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下載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