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像壓縮的主要方法
發布日期:2018-11-06 瀏覽量:1702次
壓縮不是隨便對信息做任意的削減,那樣做必然會對畫質帶來損害,最近成為壓縮技術主流的是動態補償預測和DCT兩種方法,所謂動態補償預測指的是利用時間冗余來削減信息量的一種手段,他首先分析前后畫面的運動矢量,在傳送過程中隨時傳送帶運動矢量的信息,用以推斷下一幅圖像內容。
假設一幅畫面是用一個方盒中的一小塊玻璃珠堆砌而成的,當提起這個方盒的右下角時,玻璃珠便會滾動,即集中的左上方成為一堆,這個作業過程就是DCT,即離散余弦變換的基本概念,玻璃珠分布面積顯然已經大幅度減小,這樣便可以把頻率劃分為圖像數據的必要信息(玻璃珠)和不必要的信息(沒有玻璃珠的部分,即冗余部分)從而達到壓縮圖像的目的,為了說明DCT的壓縮過程,圖4-1給出了DCT壓縮處理示意圖。
實際的信息削減是通過量化和編碼過程的三板斧來實現的。
1、量化
首先把頻率數據用適當的數去除,得到了量化數,以便進行壓縮。
2、游程編碼
在量化數值中,如果“0”值(不需要的信息)比較多,就可以用“0”的這個數來代表,如當0000000連在一起時,就不再對每一個0進行編碼,而是用7個0一句話來表示,這就是所謂的游程編碼。
3、最短編碼
對于較頻繁出現的數值用最短的編碼代替,對于偶然出現的數值則用比較長的代碼代替,這樣便可以減少總數據量。
壓縮技術的主要技巧就是這三板斧,經過這樣處理后,可以將原始信息量壓縮至幾十分之一,壓縮后的信息將以數字形式被記錄到數字錄像磁帶盤上,重放時再經過還原處理,恢復為原始信號,需要說明的是,百分之百還原是不可能的,數字圖像特點之一就是畫面與原始畫面的誤差很小,每一個方塊兒的形狀矢量時間都是以噪聲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下載二維碼